“要不要暂时休息一阵再从头考虑?”

“嗯。”美帆含糊地应着,并拿出手机。感觉失败的时候,她总会习惯性地摆弄吊带上的小熊玩偶。

“你还带着这个啊。”惠利子说,“当时真的好开心。”

“当时是什么时候?”

惠利子露出一副“你不记得了?”的表情,继续说道:“就是高中毕业前的旅行。我们和友香,三个人一起去伊豆玩了一圈。”

美帆看着小熊玩偶搜寻记忆。

“这是当时买的?”

“在最后去的小型美术馆买的。山里的那家娃娃屋博物馆。”

听到这句话,美帆顿时灵光一闪。同时,内心生出一股温暖的感觉,不是既视感,这股温暖是飘在娃娃屋博物馆中、令人心情舒畅的氛围。

从内心浮现出来的模糊画面,和自己的体验相互重叠。在通往出口处的通道上,摆放着舞者的人偶。小小的人偶或哭或笑或起舞,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如今她唯一能够清楚回忆起来的,是那栋被藤蔓环绕的房子的模型。

美帆终于弄清了既视感的真相——当时我就看到过自己的未来了,就在对自己即将度过的毫无回报的四年时间一无所知,满怀希望地准备从高中毕业的时候。

但这又是怎么回事?新的疑问再次涌出。那些人偶为什么能够预知自己的未来?

美帆开口问道:“从东京到伊豆,需要花多少时间?”

“大概两小时?应该有直达电车。”惠利子说道,“怎么了?还想去那边?”

在反问之中,美帆不禁踌躇。那家美术馆中存在着自己的未来。无论如何都回想不起来的几个人偶,或许能够预告自己的将来。

直面未来让她感觉恐惧。随即美帆意识到,自己所惧怕的,是已经预见过了的未来。答案已在心底某处呼之欲出。在度过没有任何好事发生的四年后,她明白自己已是筋疲力尽。但她还想再等等,哪怕只有一小会儿也好,她仍想佯装苦恼,拖延梦想终结的那个时刻到来。

惠利子看了眼手表,是她回去工作的时间了。两人结账后走出餐馆。

在即将道别的时候,为了感谢特意赶来陪自己的惠利子,美帆硬是扯出一个看上去很精神的笑容。

回到公司,重新披上黄色夹克,她的心情越来越郁闷。但既然拿了工资,就不得不完成工作。美帆努力让自己切换回公司员工的模式。

“那边的资料,”久保田立刻交代她工作事项,“系统开发的那些人今天也会过来,按照人数复印,放到五楼的会议室去。”

“好的。”

那些头发睡得乱七八糟的人还要来啊——美帆边想边复印材料,用订书机装订好,双手抱着材料走出总务部。她没有搭乘电梯,而是朝着楼梯间走去。才上一层楼,总感觉好像忘了什么东西的她停下了脚步。她确认过资料,没缺页,也按照人数分好了。

楼梯口那头传来走道里的声音:“有人干预营业。”“这里必须退回去。”

她忘记的东西是音乐。美帆慌忙在夹克的前胸口袋中摸索。只有耳机线缠在了手指上,播放器则掉落在亚油毡的地面上。在弯腰捡拾的时候,美帆明白,自己的梦想已经消失了。

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弯腰驼背地抱起沉重的资料了呢?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她变得不用听音乐也能心平气和了呢?从那时起,她的梦想就已经终结了。

跟试镜落选时一样,结束得太仓促了。

“永别了,我的梦想。”

美帆在心中如此低喃。

虽然有各种艰辛,但很快乐。

美帆抱着沉重的资料,爬上无人的阶梯,到达之前悄悄练习跳舞的场所。那里出现了令人炫目的明亮阳光。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站在隔壁大楼屋顶上的小鸟。

茫然地眺望了一阵光景之后,美帆偷偷把楼梯上下打量了一番。没人过来。

美帆把资料和夹克堆放在舞台一角,随即把播放器插在喇叭裙的腰间。她脱下浅口鞋,站立在光中。美帆挺直背脊,全身沐浴在唯独照耀着自己的光线之中,朝窗外的小鸟们说话:

“来,你们看好,这是我最后的舞蹈。”

以职业舞者为目标的我,最初也是最后的舞台。

波的不拉斯(Port de bras):芭蕾术语,手和腰部的练习。 无论有多么悲伤的遭遇,一旦站上舞台,舞者的工作就是给观众带去快乐。美帆把表情放柔和,按下开关。耳机中响起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数到四之后,美帆的手脚跟上了音律的流动。以芭蕾的“波的不拉斯” 风格动作为起始,再来两组伸直膝盖的“昂得当”。她没有考虑舞蹈动作,也不在乎平台的狭窄,只是让自己化身音乐,在舞蹈的过程中,追逐梦想的四年时间里的痛苦和悲伤、快乐和喜悦一下子涌上心头。她用全身的动作,接纳从内心深处溢出的念想。不知不觉间,就连指尖都变成了奏响美帆内心的乐器。啊,这就是人生最高境界的舞蹈——美帆如此想。此时此刻,自己正在度过身为舞者最棒的时间。

从“皮鲁埃特”转向三重连续旋转时,泪水开始在空中飞舞。数不尽的后悔让她内心焦灼:为什么就不能更努力一些呢?为什么要帮助对手呢?我大概要永远怀抱这份悔意继续生活吧。无论十年后还是二十年后,我都会以“为什么”的心态回顾过往,并在普通的人生之路上走下去。旋转的同时泪水飞出,却不是在哀怜自己。泪水不过是在舞蹈的过程中自然涌出的东西。在此时此刻、在这个瞬间,自己希望以全身表现出来的、珍贵的东西,就是我那即便渺小也光辉耀眼的、重要的梦想。

为了像自己一样梦想破灭的人们,为了寻求下一个人生路标的人们,美帆满含祈求地舞动。哪怕所有梦想全都消失,她也希望为那些人带去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内心的安稳。“请收下我最后的礼物。”

在音乐接近尾声的时刻,美帆已不再恐慌。她一边怀念流逝的时光,一边继续跳舞。

最终,音乐停止了,残留微弱的回响。美帆的舞蹈结束了。

她始终垂着头,等待呼吸平顺。

抬眼望向窗外,大楼屋顶上的小鸟们送上喝彩般地拍打翅膀后,向远处飞去。

安可:encore的音译,意思是“再来一次”“返场”。 没有安可 。

美帆穿好浅口鞋,重新捡起黄色夹克和沉重的资料,爬上公司的楼梯。

当晚,美帆回到公寓后,把待在自己房间里的亚纱香喊出来,如此告知她:“我决定从这里搬出去。”

有那么一瞬,亚纱香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后,她似乎很快回想起自己所说过的话——放弃梦想的人必须从这里离开。

亚纱香垂下看似寂寞的脸:“嗯,我知道了。”

6

感觉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旅途。

在通往伊豆的电车中,美帆把头靠在车窗上。

从都市到地方,从山到海,窗外的风景随电车的移动而变化。

此刻已经日光西斜,因为她直至午后都在加班,离开公司后才急急忙忙赶往东京站,跳上直通伊豆的电车。她考虑过等到明天,周日再出发,但仍旧希望尽早去看看那些能预知自己未来的人偶,哪怕早一刻都好。

听到电车即将到站的通知,美帆从座位上起身。电车驶入树木环绕的车站,美帆在高原的站点下车。左、右两边能看到山和海。她很想短暂地享受舒爽秋风的吹拂,但太阳已西斜得厉害,只能急忙往检票口赶去。

她拿了几张放置在车站内的观光宣传单,找到了想要去的地方。

娃娃屋博物馆。

此刻是淡季,闭馆时间为下午五点。没问题,能赶得上——美帆这样想着。然而前去博物馆附近的巴士数量很少,而且路程所需的时间和之前的记忆有所不同。四年前是三个朋友吵吵嚷嚷地旅行,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

巴士的终点位于可以俯瞰这一带的山麓,娃娃屋博物馆位于山的背面。美帆没有坐出租车,从宣传单上简略的地图来看,感觉距离也没那么远,因此选择徒步前去。

几乎没有车辆从车道上经过,偶尔经过的车子开过去时也不会发出发动机声,莫非是左右的树木将声音吸收了?美帆逐渐生出自己正在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错觉。

她到底走了多久?时间已经来到下午四点半。环顾四周,只能看到铺设的道路从树丛中穿过,景色一片寂寥。她位于山的北侧,西下的日光已照不到这边。

在没有路标又越变越暗的道路上,美帆一个劲儿地前进。她对寂寞和不安视而不见,在鼓励自己“还差一点,还差一点”不停迈步的过程中,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盏孤灯。正是她的目的地——博物馆。此刻在她眼中,那里如同一座欢迎疲惫旅人的温暖旅馆。

美帆加快步伐,踏过停车场铺设的沙子,站在娃娃屋博物馆入口处。模拟煤气灯的亮灯发出淡淡的光,将远道而来的客人包裹起来。

门票该去哪边买?美帆边想边在玄关处眺望,却发现门上挂着木雕告示牌,上面写着“感谢诸位长时间的支持。本博物馆将于本月30日闭馆”。美帆不由得一惊——30日,不就是今天吗?她看了眼手表,距离闭馆还有十五分钟。

居然在最后一刻赶上了,简直有种和旧友重逢的幸运感。美帆忘却了疲惫,打开玄关大门。

门铃“丁零”一响,一个个人偶的“家”在眼前展开。隐约响起的古典音乐流淌到户外。室内酝酿出暖色系的明亮怀旧感。美帆踏入铺设木质地板的博物馆,随即立刻停下脚步。

一名男性站在通道中,瞪大眼注视着美帆。他的着装颇具户外风格,但好像很适合叼烟斗,看上去很有品位。话说回来,为何他如此惊讶?

男人的目光从美帆身上挪开,投向入口一侧摆放的展品。美帆的视线追踪男人的动态,和他同样惊愕到呆立不动。此刻的她穿着厚毛衣和裙子——而穿着同样衣服的人偶,站在和美帆所在位置一样的门口,扬起眉毛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套作品宛如预知美帆会来到这里。

男人很快收起惊讶的表情,露出笑容说道:“欢迎光临。”

美帆询问:“门票在哪里买?”

“您可以直接进来。”男人将美帆迎入室内,“我是本博物馆的馆长,敝姓菅原。如果需要向导,请随意开口。”

随后,馆长看了眼手表,又对美帆说道:“您不必在意闭馆时间,请尽情参观。”

“谢谢。”美帆道谢后,沿着通道开始在馆内步行。

名叫菅原的馆长退到了内侧的礼品店位置。

小熊玩偶就是在这里买的啊——美帆重新回想起来。这个小伙伴至今还躺在包里。

心神不宁地从数个娃娃屋前路过,美帆进入了最后的展示角。

靠墙摆放的七个迷你娃娃屋。

只看上一眼,她的泪水就禁不住地涌出来。贴着出场号码“92”的那场试镜。她和亚纱香一起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在藤蔓环绕的房子那头,和惠利子重逢的夜晚。主题乐园的最终选拔。手拿合格与否的通知书,欢欣雀跃的亚纱香和哭泣的自己。以及,独自起舞的最后舞台。

不仅如此,第七个人偶甚至还预言了美帆来此造访的情景。

等到眼眶不再湿润,美帆才转过头去:“请问……”

“来了。”菅原馆长来到美帆跟前。

“这些人偶都是哪位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