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的蜂鸟上一章:第 39 章
- 燃烧的蜂鸟下一章:
上吗?怎么又想到蔡村案了?”
“没有破的案子,永远会是我的心病。”顾红星说。
卢俊亮重新低下头,认真地吸溜着面条,说:“位置我确实没有想到,所以也不记得具体应该哪里对哪里。不过那没什么意义吧,有了两个人
的指纹,就能说明问题了啊。”
顾红星不置可否,说:“等从省厅回去,记得去补充记录一下捕兽夹上指纹的位置。”
“行。”卢俊亮说,“也不知道凯哥那边进展如何。”
“大海捞针,不能指望他们直接破案。”顾红星说。
为了让王继东能有吃午饭的时间,甚至可以短暂午休下,顾红星和卢俊亮两人吃完饭,去车里坐了一个多小时,才重新上楼,回到了王继东的
办公室。
“怎么样?”顾红星一进门就问道。
王继东的手上,拿着信封和信纸的照片。显然,他中午并没有午休,而是给信封和信纸拍了照,还把照片都给洗了出来。
“你们运气好啊。”王继东说。
卢俊亮眼睛一亮,说:“有鉴定价值?”
“有,而且很有特异性。”王继东说,“我上午和你们说了,书写习惯就像是指纹特征一样,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找到很多字体或者偏旁部首
的特点,因为找的特点越多,越能进行同一认定。就像你们看指纹一样,特征点越多,那么鉴定就越准确。今天我看到的这个啊,有一个非常特别
的‘特征点’,可以说是非常准确,而且非常容易辨别。”
“快说说看。”顾红星挪过一个板凳,坐到了王继东的办公桌对面。
“首先,这个信封和信件,是一个人写的,因为书写习惯是一致的。”王继东说,“那么,一致的书写习惯是什么呢?你们只需要记住两个偏
旁部首,就可以甄别绑匪啦!”
说完,王继东在信封的照片上把“汉”“河”两个字,和信纸的照片上“消”“没”两个字用红色铅笔圈了出来,随后道:“看出什么没?”
“都是三点水啊。”卢俊亮说,“哦,我知道了,这个人喜欢把三点水简写成一个竖钩。”
照片的红圈里的字,确实都是一个竖钩加上另一边。
“这个不准吧?”顾红星说,“有可能是他伪装字迹的时候,故意把三点水略写成这样的,而且喜欢这样略写的人很多啊。”
“放心,我说的这种简略,绝对不是为了伪装,而是下意识的简略。”王继东说,“相信我,他在平时写字的时候,也绝对是用竖钩来代替三
点水。”
顾红星半信半疑。
“当然,这个特征,只是个引子。”王继东说,“真正有力的特征,是这几个字。”
信封照片上的“宿”“宁”二字,和信纸照片上的“宝”“灾”“家”“宰”“安”五个字也被王继东圈了出来。
“都是宝盖头的。”卢俊亮叫道,“可是这些宝盖头看起来很正常啊,也没连笔。”
“喏,再看看。”王继东把信纸的原件和一个放大镜递给了顾红星,说,“就看这个宝盖头,不用显微镜,都看得出。”
顾红星不明所以,拿着放大镜看了好久,还是摇了摇头。
“你们怎么写宝盖头?”王继东问。
“一点,一个盖啊。”卢俊亮回答道。
“先写点再写盖对吧?”王继东眯着眼睛,笑着说,“这个绑匪写宝盖头,点和盖都是相交的,而且他先写盖,再写点。”
顾红星拿着放大镜再看信纸上的字,果然,被放大部位的交叠处,可以清楚看到“点”压在“盖”上。
“这种书写习惯,非常少见,所以可以作为最简易的甄别依据。”王继东说,“为了防止过于巧合的情况,我前面又教了你们三点水旁的简写
特征作为补充。当然,还有其他的书写习惯特征需要进一步补充,毕竟鉴定是法庭证据嘛,需要更加严谨,但你们用来甄别绑匪,这两个特征就足
够了,遇见另一个同样书写习惯的人的概率,已经是非常小的了。”
“我们抓了人,就让他写几个三点水旁和宝盖头的字?”卢俊亮问。
“如果有嫌疑的人抓到了,那直接让他抄写信件就行了。”王继东说,“这两个特征点的威力在于,只要你找到嫌疑人平时写的任何东西,都
有希望做出判断。要知道,三点水和宝盖头在汉字中的出现概率是非常高的。”
“太有帮助了!”卢俊亮高兴地赞扬道。
“哦,对了,还有个问题。”王继东说,“刚才听你们说,这案子是昨天上午绑人,晚上出现的勒索信吗?”
顾红星见王继东突然发问,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地点了点头。
“虽然说,书写时间是难点,就和法医的死亡时间推断一样。”王继东接着说,“但是,以我的经验看,这封钢笔写的信件,肯定不会是24小
时之内的。”
“什么意思?”顾红星一惊,连忙问道。
“墨水干涸程度太高了。”王继东说,“这信至少写了三天了。”
“你是说,人还没绑,信已经写好了?”
王继东点了点头。
“嗯,看起来这案子还真的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预谋了。”顾红星沉吟道。
第九章 交易的死角
按照匿名信的要求,她独自一人来到了电话亭边,手里抱着鼓鼓囊囊的黑色皮包。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电话却没有响起。
1
从省厅出来,顾红星一言不发。
“现在有了甄别依据,我们从哪里入手呢?”卢俊亮已经从刚才的兴奋中回过神来,他发现这案子还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推进。
“我刚才说了,还是得等老凯他们划定一个范围。”顾红星说,“要么,就是等绑匪再次写信。”
“那我们现在去干啥?”卢俊亮问,“找凯哥他们去?”
“他们如果有线索,会回来通知我们的。”顾红星说,“现在我们回局里,还是得研究一下那个捕兽夹。”
“捕兽夹?”
“是啊。”顾红星说,“你没听王主任说吗,我们做现场勘查的,物证的位置有时候比物证本身还重要。之前的捕兽夹,我只知道你刷出了指
纹,却忘记了问你位置所在。”
原来从中午饭开始,顾红星的心思就已经转到了捕兽夹上,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和冯凯越来越相似了:那些未破的命案,就会一直牵动他的
心弦,挥之不去。不过这不是坏事,冯凯说得很对,近朱者取朱者赤,近墨者去墨者黑。曾经,他被冯凯的突然疏远所伤害,憋着一股劲独自倔强
成长,对冯凯也难免心生芥蒂,不能客观看待他的一举一动。而在车上与冯凯那番发自肺腑的交谈后,顾红星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前路,他能直
率地指出冯凯的问题,也能清晰地看到冯凯的优点了。
卢俊亮点了点头,发动汽车向市公安局驶去。
此时的市公安局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证室,但被冯凯说过之后,卢俊亮已经开始用业余的时间整理那些堆放在仓库的物证了。尤其是近一两
年案件中的物证,卢俊亮已经分门别类都给放好了。
捕兽夹是未破命案的重点物证,所以保存得非常好,被一个塑料袋套得严严实实的,放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卢俊亮走进了仓库,就直接把捕
兽夹从众多杂物中找了出来,拎着它跟随顾红星回了办公室。
捕兽夹上,刷着很多粉末,是卢俊亮初次刷指纹的时候留下来的。
“你还记得指纹的位置吗?”顾红星坐在办公桌前,问道。
“那哪记得?这么久的事儿了。”卢俊亮说,“我去把这个案子的卷宗拿来,里面有具体的指纹照片,我再对应着这些刷粉的位置,回忆一下
。”
不一会儿,卢俊亮一手拿着卷宗,一手拿着马蹄镜回到了办公室,在顾红星面前忙活了起来。
卢俊亮从抽屉里找出了一根红蓝铅笔,一边用马蹄镜看着卷宗里的指纹照片,一边用红蓝铅笔把对应的指纹在捕兽夹上圈出来。
顾红星笑眯眯地盯着卢俊亮忙活,很是满意,他知道这样标示,就可以最简单易懂地把每个人的指纹在物体上呈现出来。
好一会儿,卢俊亮似乎已经完成了对捕兽夹上指纹的标示,他把捕兽夹撑开,放在了办公桌上,然后盯着捕兽夹发呆。
“标完了?”顾红星凑过来,一边看着捕兽夹上的铅笔痕,一边问,“有什么发现吗?”
卢俊亮似乎在思考,没有回答。于是,顾红星也仔细观察起这些铅笔痕来。
圆形的捕兽夹是纯铁质的,因为有一些年代了,所以呈现出黑灰色。铁片厚度大约5毫米,说明这个捕兽夹还是有一定分量的。捕兽夹的边宽
大约5厘米,下缘是一排锯齿,也正是这些锯齿在死者的头颅两侧形成了类似虚线状整齐排列的创口。
捕兽夹铁片的内侧左、右两边,分别被卢俊亮用红笔画了四个小圈,整齐排列,不出意外,这说明捕兽夹左、右两边的内侧分别有四指联指指
纹。捕兽夹的外侧左、右两边,分别被卢俊亮用红笔画了一个小圈。
散在分布:与“集中分布”不同,分布很散,到处都是,没有规律。
除了这十个小圈,捕兽夹其余的部位还散在分布 散在分布:与“集中分布”不同,分布很散,到处都是,没有规律。着十余个小圈,少部分
是红色的,大部分是蓝色的。这些小圈大多是在捕兽夹的外侧,内侧只有几个。
在不知道红色和蓝色小圈分别代表谁的指纹之前,顾红星是无法对这些指纹位置进行分析的。他也不着急,静静地等着卢俊亮思考完毕。
又过了一会儿,卢俊亮拍了一下脑袋,说:“我搞清楚了,我们之前的分析是没有错误的。”
“哦?说来听听。”顾红星饶有兴趣地坐在了卢俊亮的办公桌对面。
卢俊亮左顾右盼,看到了自己办公桌上摆着的“大卫”石膏头像,于是拿了过来,将头像的面朝着顾红星,枕部朝着自己,说:“喏,假如这
就是金苗的脑袋。”
说完,卢俊亮用力按动捕兽夹的机簧,把捕兽夹变成了两个半圆的折叠状态。他把捕兽夹又用力撑起了一些,夹在了石膏雕像上。
“喂,你这样会把雕像夹坏的。”顾红星想去阻止。
“无所谓。”卢俊亮挥了挥手,不在乎地说道,“这个东西不值钱。这样说,应该更直观一点。”
捕兽夹撑开的幅度越大,则回压的力量越大。头像雕塑比人的脑袋要小,所以捕兽夹夹在雕塑上的力量也不大。捕兽夹夹上之后,石膏头像也
没有像顾红星想象中那样,被轰然夹碎。此时,捕兽夹夹着石膏头像,摆放在顾红星的面前,只是卢俊亮需要用手扶着头像,才不至于失去平衡。
捕兽夹夹在头像上,就像是给头像戴了一个前后都尖尖的船形帽。
“你看啊,假如这是我的脑袋。”卢俊亮扶住头像,说,“红色的小圈,圈出的是一个人的指纹。左边的这些联指指纹和外侧的拇指指纹,是
左手的五指指纹。右边的这些红圈,对应的是右手的五指指纹。”
“红圈里这么规则的指纹,是因为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稳定地按压,所以形成得比较清楚,对吧?”顾红星说。
“对。”卢俊亮说,“我分析,这是死者被这样夹住之后,双手本能地想要撑开捕兽夹,所以留下来的指纹位置。”
“也就是说,被夹住后,死者双手除拇指外的四指伸进了捕兽夹的内侧,拇指对应按住捕兽夹的外侧,这样用力往外掰?”顾红星双手掌心向
上,做了一个向两侧拉开的动作。
“对,这就是本能的动作。”卢俊亮对办公桌对面的顾红星说,“而且,只有我自己能形成。你看看,假如你想帮我从头上掰开捕兽夹,你的
右手应该在我的左边,左手应该在我右边。而且,拇指的位置应该在四指联指的后方。”
说完,卢俊亮指了指捕兽夹外侧红圈里的拇指指纹,说:“相对我来说,拇指指纹在四指联指的前方,所以这个肯定只有我能形成。”
“你的意思是说,这种指纹位置,只有被夹住脑袋的人自己的手才能形成。”顾红星点头表示认可。
“而且很符合被夹住后的本能反应。”卢俊亮说,“这个红圈内的指纹,和金苗家里生活用品上提取的大量指纹是吻合的,也就是说,这就是
金苗的指纹。”
“所以,金苗被夹住后,想要自己撑开捕兽夹。”顾红星说,“但是她失败了。”
“是啊,其余的指纹,有金苗的,有林倩倩的,但是没有什么规律,也没有这10枚指纹这么清楚。”卢俊亮说,“这有可能是操作捕兽夹的时
候留下的,也有可能是重新把捕兽夹从金苗头上取下来的时候留下的。因为没有那么用力按压,所以指纹留下得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