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论如何,他没有想到过要咒他死,吵得最凶时,甚至动手的时候,他也没想到过要他死。

  从来没有。

  这一刻乔一成忽地认识到,他与他的兄弟姊妹们,是真的,成了孤儿了。

  老头子过去于他们,不过是一个父亲的名份,可是他的死,却成就了他做为一个父亲的实质。

  屋子里那样地静,只听得七七低低的断续的几声抽泣。

  丧事在乔一成来了之后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有件事犯了难。

  乔家的几个儿女们竟然找不到乔老头子的一张近照来做遗像,三丽与四美翻箱倒柜地,把老头子那几个木箱子找了个遍,在最破最旧的箱子底夹屋里,总算找到了一张。

  那是半年世纪以前,老头子年青时的照片。照片上,老头子不过二十岁左右。

  照片早就泛黄,脆得不像话,拿在手上索索作响,似乎随时要碎成片片。乔一成小心地把照片托在手里,只看了一眼,便觉得天灵盖上一线凉气直贯下来。

  他知道乔七七像谁了。

  相比之下,七七的眉目更良善温软,但是那眼睛,那鼻子,微微笑着时嘴角的纹路。

  漫长的岁月,有着敦厚的无情,巨掌如同搓橡皮泥似的,竟然可以把一个人毁成这种样子。

  乔一成的心里真是拔凉一片,那个困扰了他三十年的迷团终于散开了,迷团后面是豁然呈现的真相,这真相藏得这样久,生生隔离了他和他的亲弟弟。

  也罢,乔一成想,反正现在也弥补不了了。来不及了吧。

  来不及了。

  殡葬馆的车来了,工作人员把遗体抬了出去。

  乔一成走在最前面。

  有风,忽地吹开乔老头子脸上盖着的白布,别人都没有理会,只有乔一成一人,看见了白布下,乔老头子的脸。一成伸手替他掩上脸上的那白布,指尖触到他冰凉的石头一般僵硬了的脸。

  这是这父子俩人最后的最私密的一次接触。

  殡仪馆的车子开走了,扬起一团细灰,在窄细的巷口缓了速度,慢慢地,一寸一寸地终于挪了出去。

  一下子就远了。

  曲阿英这一会儿,才放声痛哭起来。

  老头子两天以后火化。

  乔一成带着弟妹们出来的时候,有人迎上来。

  那人说:我,我开车来的,来接你们。这里叫车不大容易。

  是戚成钢。

  四美过于讶异,竟然失去了反映,还是三丽寒喧道:多承你费心。你,现在又开出租了吗?

  戚成钢巴巴结结地拉开车门,边说:啊,我把书店盘掉了。还是开出租吧。跟人家合开,我是白班。不累。

  葬礼过后,四美还是跟三丽回了家。

  有一个晚上,那么晚了,三丽看四美屋子里还亮着灯,走过去看,四美呆坐在床上,披了条薄绒毯在身上,她的女儿小姑娘戚巧巧早依着床里侧睡着了。

  三丽说你怎么还不睡?

  四美忽地问道:姐,我怎么心里老觉得有点怪。老头子,说没就没了。我最后一次去他,那个样子,好像还是可以拖得一时的,哪晓得第二天就没了。

  姐,四美隔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是听说,曲老太,那些天一直在催着老头子办了结婚手续呢。老头子好像也答应了的。怎么就说没就没了呢?

  三丽的脸藏在灯光的阴影里,半晌才答:人哪,哪里说得准呢?别想了,睡吧。都过去了。

  三丽长长地叹了一声,都过去了。

  四美熄了灯,在黑暗里睁着眼想了半夜。

  不知怎么的,想起来久远久远的一件事。

  老头子那个时候赌了钱回来,是习惯给自己带一份宵夜来吃的。有时是一碗辣油小馄饨,有时候是一份豆芽回卤干,有时是一个五香茶叶蛋。从来都是他一个人自己吃的,就有那么一夜,四美起夜,拖了鞋子,睡眼朦胧,小狗似地闻着香,寻到老头子的屋门前,从半掩的门向里张望一下。老头子怕是手气好,这一晚特别地和气,招了手叫四美进屋,拿小碗拨了几块回卤干叫四美吃,四美一下子喜得觉头都飞了,呼呼地吃起来,老头子冲着她笑。

  四美忽然地,就想明白了。

  这个没有父母心肠的老头子,自私了一辈子,突然地,就这样,赔上了自己的老命,无私了一回。

  四美在一片黑暗里突然捶打着床板压着声音,哭将起来。

  5

  乔老头子死后两个月,曲阿英等来了乔家的老大。

  从给老头子穿上老衣的那一刻起,曲阿英便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不过她以为这一天会来得更早,然而并没有。

  她等了一天又一天。

  她紧绷着的那根神经被一个无形的手拉紧又放松,再拉紧,再松开。她积聚了满腔的愤懑,胸口胀得如一面鼓,她得为自己个儿争一点响动。可是,日子一天天的过,这股子积在腔子里的气一丝丝地溜走了,曲阿英觉得自己活像一只开始漏气的气球。

  曲阿英越发地觉得乔家的那个大儿子不简单。他让她自己先耗上这么一场,耗得失了志气与斗志,然后再来对付她。她不能叫他称了心。

  所以,终于面对面地跟这乔家的大儿子坐在一起时,曲阿英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的。

  她甚至还替老头子戴着孝,把一朵白毛线扎成的小花别在鬓边,直挺着背,耸了肩,她想起多年以前,丈夫死了,也是这样,团团的一屋子婆家人,一双双急红了的眼,一副副穷凶极恶的心肝,她的身边只得八岁的儿子与抱在手上的小女儿,那个时候她都没有怕过,现在,她也不怕。

  不过,乔家的儿女们似乎并没有怎样的来势汹汹,只来了一个老大,和原先便住在这房子里的老四。

  老大一成,坐了她的对面,四美坐在一张矮矮的小木凳子上。

  曲阿英闭紧了嘴,打定主意后发制人。

  果然是一成先开的口,出乎曲阿英的意料,他语调平和,老头子活着时反倒没有这么温和过。

  乔一成说:对不住了曲阿姨,要麻烦你搬个家了。我妹妹要住回来,总不成她在她姐姐家住一辈子。

  曲阿英微微笑了说:四美要搬回来是不?这里原本就是她的家,我哪会做那种刻薄事,我今天就叫我家女儿收拾屋子搬出来,叫四美还住她原先的屋。我女儿可以跟我在堂屋里搭床。

  一成神情有点疲惫,也笑了笑,继续温吞吞地说:不是这个意思,曲阿姨你没有弄清楚。我是说,这老屋,房产属于我小妹乔四美,您以及您的家人住在这里是不合适的。

  曲阿英觉得自己声音微微发着抖,不是不怕的,但是也由不得她怕了。

  曲阿英说:我跟你父亲没有办手续,但我们终归是事实婚姻。我们是乡下人,但是我们也是懂法的。我是有权利继承乔大哥的遗产的。

  一成捏捏鼻梁,又笑了一下,说:曲阿姨您说得对,您是有头脑的老人家,您是有权利继承老头子的财产,所以,老头子有多少钱,您尽管拿走,我们做儿女的,从小到大,没有受过这个父亲多少的恩典,现在当然也不会争这笔钱。但是,这房子,房产证与土地证上是我妹妹乔四美的名字,不是老头子的财产,您当然就没有权利继承。

  曲阿英这一回真的笑了出来,哎呀,一成,你会不会记错了呢。你看,这房产证,土地证,上面明明白白写的是乔祖望的名字。

  她拿出两张纸,推到一成面前,当然,这个是复印的,原件在我这里。一成,我一个寡妇人家,背井离乡,侍候你父亲一场,也不容易,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特别是后来,你们跟老头子呕气,一撒手把他全推给我,不是一天两天啊,我为他做的,就算是他原配,你们的妈,也不一定能做到。

  一成一个手指头又把那两张纸推回到曲阿英的面前:所以我说,您可以拿走老头子的钱。那个我们几个儿女完全没有意见。可是,您还是没有弄明白,我手里的这份证书才是真的,老头子那里的那份不是。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找权威部门来认定。

  曲阿英冷冷地笑:哦,老头子的证书是假的?他当时可亲口跟我说过,这房子是他的。人嘴两块皮,这个时候,人已死了,死无对证,你说什么都是可以的。你在电视台做事,见得多识得多,想要骗我一个乡下来的老太婆还不是一句话。

  四美插嘴道:你不要糊涂,老头子的嘴里,有几句真话?你跟他不算久可也不算短了,你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老头子嘴里有几句真话,这话可是正正地撞在曲阿英的胸口,老头子说过几句真话呢?她想,她还真不清楚。人就是这么个不是东西的东西,谁知道谁的心里放了几句真话,这真话从嘴巴的两块皮里翻搅一通出来后又剩了几句是真的。

  一成接着说:我会陪着您一起去鉴定,我的话您不信,公家的话你总该要信。等事情弄明白了,咱们再谈搬家的事儿。这事儿,不急。您看,您是孤儿寡母的,我妹妹也是单身带一个孩子,这种苦处,您最能体会,还希望您能体谅,我得替我妹妹打算打算。

  曲阿英握了一手的冷汗,她知道她是输了。但是输也要输得有个架子在,她想着,她一个寡妇人家,拉扯两个孩子长大,自然有点斤两也自然有点担当,那我们就去找公家人鉴定一下,她说,要是我的那份是假,二话不说,我卷铺盖走人,要是真的,对不住,谁也别想把我赶走。

  曲阿英说着,慢慢地直了腰站起来,一步一步地走出去。她知道她是输了。她得端着架子把这两步走完。别叫人看笑话看得太得了意。

  乔一成在办完这件事之后,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没有去上班。第三天,他去上班了。他想,无论如何,这一天他得去单位。

  原本乔一成是新一任副台长的侯选人之一,因为上一次的嫖妓事件,一成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

  这一天,是新任台长副台长宣布就任的日子,乔一成坐在宽阔的电视台演播大厅的一个角落里,与众人一起鼓掌。心下一片坦然与宽慰。

  就在台领导竞聘全部结束的那一天,台里镇重地发布了一个公告,替乔一成同志正名,洗清了有关他嫖妓的声名,并将此公告发布在西祠记者论坛里。

  一个月以后,曲阿英一家子搬离了乔家老屋。

  曲阿英的儿子还要拼着闹上一场,曲阿英说:儿子,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乡下时,爱打的那种麻雀牌?儿子,输了就是输了。洗一把牌我们重新打,赖皮算怎么回事?

  曲家母子们搬离了乔家,临走前,乔一成又交给曲阿英一笔钱,说是乔家子女们凑给她的,为了她曾为乔祖望做的一切,表示感谢。

  二强跟曲阿英的儿子说,要是你还想做下去,自然可以在我的店子里继续做。

  乔四美搬回了老屋。兄弟与姐姐帮着她搬的家。

  三丽说:这屋子如今宽了,四美你不怕吧?一个人带着孩子?

  四美说:我不怕。我从小在这里,怎么会怕?小时候怕鬼啊怪的,一把年纪了哪会怕?

  而且,四美想,在这屋里过世的人,好也罢歹也罢,总是自家的亲人,是妈,是爸。

  一道到这老屋来的,还有一个人。

  南方。

  南方是回来给老头子上坟的。

  葬礼那会儿,南方正在外地出差,一直都忙得不可开交,这次回来,是参加乔老头子骨灰入土仪式的。

  乔家的几个儿女们商量了,还是将父亲与母亲合葬在一处。

  这一天的午饭是在乔家老屋吃的。

  这堂屋的顶上原本有一块一米见方的玻璃天窗,多少年了,那玻璃被一层足有半寸厚的泥灰给糊得一点光也透不进来,二强在早两天里架了梯子上去给那天窗换了扇玻璃,滤了一层蜜色的暖阳直照进来,堂屋里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三丽快活地说:亏你还记得这扇窗,二哥。

  一成笑道:他怎么会不记得。小时候,他晚上起来在桌上的纱罩子里偷东西吃,不敢开灯,全靠这一扇窗透着的一点星光来照亮。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才吃了饭,三丽便推着乔一成,叫他跟南方姐出去逛逛,不是说南方姐的新房子弄好了吗?不去看看吗?

  南方与一成沿着街道缓缓地走,南方说,听说你们台里换了新的领导班子?

  一成笑说是的。

  南方说,不必遗憾一成,你不适合那个。

  一成忽地起了玩笑的心笑问:为什么?

  南方也用轻快的玩笑的调子说:你的气场太正。

  一成朗声笑起来:这是宋青谷同志的口气。

  南方也大笑起来:苞谷是位好同志。

  一成说,好同志遇上了新问题。前段日子苞谷去教育系统做一专题,准备冲击今年新闻总署的大奖,采访了若干学校,有一天忽被一小学老师收服,如今正在通往二十一世纪新好男人的光明大道上不断前行。

  南方笑得直不起腰来,马上打电话给宋青谷以示祝贺,说,加油苞谷,做一架爱情天空里的战斗机!

  两个人在大街上笑得如同两个孩子。

  一成忽地说:谢谢你,南方。

  南方回过头来的时候,头发被风吹得遮住了眉眼,她把头发撩到耳后,露出一张恬静的笑脸来:清者自清一成,这世上总有黑白是非。

  一成啊了一声,别过头去,好半天问:这么相信我?

  南方说,我是信我自己。项南方别的没有,眼力还是有的。乔一成是什么样的人,项南方岂会不知道?

  秋末初冬,天色暗得早,两个人不知不觉得就走到了秦淮河畔。河水浑浊,带着咸湿气,隔岸有灯光亮起,光亮散落在河面上,在河水波漾间碎钻一样地闪着。

  一成问南方,冷不冷?

  南方答非所问,说,一成你看这河,治理了这么多年,还是不理想。不过,到底是好得多了。依稀有了当年浆声灯影的韵味了。

  一成伸手揽住南方的肩,没有做声。

  一成,南方又说,生命再痛苦,再无望,总还是有一点光明的东西,值得我们为之挣扎,拼了命似地伸手抓住。

  一成与南方紧紧拥抱在一起。

  南方轻声说,以后你要有什么事,要记得第一个让我知道。

  二强在这一年的年底终于去了东北,说是要把马素芹带回来过年,跟智勇一起去。

  四美的女儿戚巧巧,被市小红花艺术团录取。

  这小姑娘乌发明眸,身姿轻盈,容颜美丽,双臂伸展来比身高长出不少,双腿并拢来没有一丝缝隙,天生的舞者,还特别地安静,总微笑着,即便是站在角落里,也一样光彩照人。四美打她四岁起便送她去学跳舞,她的乐感与肢体感觉特别地好,说起来,这还是常征的弟弟常有有有次无意间发现的。

  女儿住校以后,四美一下子变得无比清闲。于是她拿了大假,跟三丽说她要去一趟西藏,现在去拉萨通了火车了,比当年不知方便了多少倍,年前去走一走,赶回来过年。

  三丽诧异地看她一眼,四美笑起来,姐,我晓得你是什么意思。你放心,我不会再糊涂一回。

  三丽沉吟半天说: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孩子现在前途好,他也年纪不小了,也应该改过了。

  四美笑了:姐,人一辈子傻一次就很够了。我只是去看看那地方。

  看看曾经为了一个人所走过的,千山万水。

  这是二零零七年的年底。

  就那么巧,等二强与四美先后回到南京的第二天,便开始下雪。

  零八年的年头,南方下了百年不遇的大雪。

  这个城市,一片银白。

  6

  零八年开始,乔家的孩子们过了这么些年来最安稳最踏实的一段日子。

  二强自马素芹回来以后,便将自己的那家小饭店重新装修了一下,本来二强说,弄得高档一点儿,换上一色的西餐台面,小小的方桌子,上面铺上桌布,弄个小花瓶,再点上蜡烛什么的,马素芹不同意,说,我们这个店子靠近学校,学生娃来吃饭就是图个便宜味口好,弄得不土不洋的,把客人吓跑了。不如干脆家常到底。

  于是小店的装修便走了极平民的路子,桌椅凳子做旧,四壁青砖的墙,纸灯笼,屋梁上挂几串辣椒蒜头,且是干净,全是家常菜色,还给学生包饭,生意越发地好了。

  二强留下了曲阿英的儿子在店子里帮忙,这两人,倒正经做起朋友来,本来二强也是愿意让曲阿英的儿媳妇在店子里做的,可是那年青女人死活不肯,自己找到一个活儿,在一家卖汽车的店里擦玻璃,四美有一回在街上碰见她,她红润的脸上惭惭的笑一晃而过,大方地与四美打招呼,告诉四美,曲阿英现在包下一间报亭卖报纸杂志,日子还是不错的。曲阿英儿媳妇又说:四美姐,你替我谢谢乔大哥。是他找人帮我妈包下报亭的,我们一家子谢谢他。

  四美微微吃惊,料不到大哥背着他们竟然这么做。

  四美觉得大哥这个人哪,活像一个热水瓶,外头凉,里头烫。话又说回来,这种人,不讨好的,这年头,你看还有多少人在用热水瓶?全改喝纯净水了。四美把这番话说给三丽听,三丽笑她现在竟然开始哲学思考了。

  姐妹两个人哈哈大笑。

  最近有人给四美说了个对象,对方年过五十,儿女都在国外,自己办了一个工厂,专接外单服装和运动鞋的加工,做得相当不错,竟然称得上是一个大款,本人长得也不寒碜,五十多了,背不驼,肚子也没有胀大如鼓,收拾收拾也是像像样样的一个男人。他对四美十分满意,四美只一个小女儿,孩子又漂亮又省心,无父母,兄姐们各自有家有工作,无拖累。可是四美见了人家一两次之后,竟然回绝了这门亲。兄姐们颇有点不解,二强开玩笑地说:大款哎,是开玩笑的吗?一套别野在郊区,出门就是小汽车,想买什么好衣服也不用算计来算计去,眼睛眨都不眨就买了。

  四美嘎嘎地笑,说二哥你从小说把别墅读成别野,到今天也不改。我告诉你们说,嫁大款,就象抢银行,钱来得快,可是后患无穷。我现在这样一个人有什么不好?女儿由国家培养,我每年存点钱就出去旅行一下,看山看水比成天看着一个男人强得多了。

  笑倒了一屋子的人,乔一成想,料不到乔四美有一天成了乔家几个儿女中最为豁达的人,可见人傻不要紧,只要不傻一辈子就行。

  三丽与王一丁住的那片老房子被政府征了地,他们拿到了一笔房贴,加上积蓄,两人买了新房子,现在正在装修,夫妻俩带着孩子,在老屋里临时过渡,跟四美做伴。叫乔一成奇怪的是,三丽他们挑的房子,竟然与南方新买的房子在同一个小区里,隔了三幢楼。

  乔家几个孩子中,现在最不顺心的,是乔七七。

  七七的女儿,那个小乔韵芝的小姑娘,得了一种怪病。

  其实早两年,七七也发现了她的这个毛病,小姑娘跟她妈妈去超市,偶尔会在口袋里塞一点小东小西的回来。有时是一块小橡皮,有时是一包小头绳。那个时候夫妻两人只骂了女儿几句,也没太在意,小姑娘被吓了两回,也就没再乱拿东西。铃子走后,小姑娘的这个毛病开始发作,有一回在超市被当场抓住,七七赔了钱道了歉,可没过多久,她竟在学校里犯了事,趁着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开庆祝会的机会,一气偷了六个班级的东西,其中有一些挺值钱的数码用品,还有现金,统共算起来,有几千块钱。学校把家长找了去,由校长亲自出面,跟乔七七郑重地谈了,希望他能好好地重视孩子的这个毛病,必要的话,可以带孩子去看一看心理医生。不然,学校考虑要将乔韵芝除名。

  这事儿过了没两天,乔七七在一天下午接到了学校打来的一个电话,吓得魂飞魄散,腿抖得走不得路,叫了辆车赶到学校。

  乔七七看见他的女儿,十二岁的小姑娘乔韵芝,坐在学校顶楼平台的边沿上,双腿挂在外面,一把长发散了,在风里吹得四下飞散,裹了一头一脸,乔七七看不清女儿的样子,只听见她尖厉的,带着哭音的叫声:你们谁都别过来!谁过来我就跳下去!我跳下去!

  在那一刹那间,乔七七回忆起,乔祖望临死前的那一夜,他冰冷的,干而硬的手在自己脸上抚过去的感觉,那腐的,温的,臭的死的气味儿扑在自己的脸上,那是乔七七头一次离死亡那样近,乔七七才过三十,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死,那个东西远远的远远的,在长路的尽头,他得走多久才走到那里,他不清楚,也不想清楚,乔七七活到这么大,似乎从来没有专心地想过什么事,他只是活着,顶了个活人的脑袋,可从来不想。

  这一天,乔七七正有点感冒,浑身火烫的,脑子却在这一刻格外地清明起来,他对着女儿走过去,叫着女儿的小名,芝芝,芝芝,你下来,到爸爸这边来。

  他张着手,爸爸这个词从他的口里冒出来,好像是个实在的东西,骨碌着在他的嘴里打着转,他尝着这两个字儿的味道,想起他多少年里都一阵一阵地发着懵,不明白家里的这个小东西,打着辫子,穿着花衣,在屋子里来来去去的小姑娘是打哪来的,是怎么回事。

  乔韵芝并不理她的爸爸,往下探探脑袋,引来一阵压抑的惊呼。

  忽地,有一道人影从乔七七身边掠过去,一个人冲到平台的边沿,坐在乔韵芝身边,风很大,乔七七耳边呼呼的灌满了声音,轰鸣着,他听不见那人跟他的女儿说了什么,只看见他的嘴在动,然后,他看见那个年青的男孩子抓了乔韵芝的手腕,把她拉了下来,身边的人蜂拥而上,抱住跌倒在地的小姑娘乔韵芝,有人低低地哭。

  乔七七僵在原地没有动弹,他觉得,他身体里像是有什么东西,悠悠地冲着那青白的一片冬日天空飞了过去,他身上的一部分消失了,可身体却奇怪地变得更加沉重,就像他过往的三十年的日子,嗖地一下子晃过,剩下的日子却更长得没有了尽头。可更怪的是,他却好像看到了那个尽头,他的小女儿在刚才的一刹那里,就站在那个尽头上,他清楚地看见她飘飞的长头发,和冷冽冽的眼神。

  救下乔韵芝的,是她年青的班主任老师,乔七七认识,非常年青的一个人,这小老师也是吓得不轻,可还撑着陪着乔七七处理完了事情,送他们父女俩回了家。

  这件事情,乔七七没有告诉齐唯民。这是他头一回有事儿瞒着他。

  齐唯民的母亲,乔七七的二姨去世了。

  她糖尿病,拖了好多年,在医院里抢救了两天之后,老太太突然清醒,看着身边的儿子儿媳与小孙子,问了声,七七呢?没有等到回答,也没有看到赶过来的乔七七,就那么闭了眼。

  齐唯民的继父,那个与二姨生活了十来年的老头,守在医院太平间前,他说要再陪一会儿二姨再回去。等齐唯民和常征办好了手续过来找他时,发现他坐在长椅上,已经没有了呼吸。

  齐唯民足有两天两夜没有睡,终于下决心,将母亲与继父合葬在一处。

  工人用盖板盖严两只并排放着的骨灰盒,用水泥抹严边隙,齐唯民看着墓碑上黑色的新鲜的两个名字,再看向远远的东南角,他的亲生父亲就埋在那里,他觉得父亲在看着他们,看着这一个雪白的崭新的墓碑,父亲爱过的,和一起生活过的两人女人,都离他远远的,远远的。他们经历的那一段岁月,灰飞烟灭,永不回来了。

  等齐唯民忙完了一切,乔七七才告诉他,他把游戏室包给别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