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的蜂鸟上一章:第 39 章
- 燃烧的蜂鸟下一章:
“走吧,那就去看看。”冯凯挥了挥手,说道。
卢俊亮开着车载着两人,跟在黄大队的吉普车后面,向龙东县城东面进发。龙东县产煤,而且矿层比较浅,所以这里没有什么大型的煤矿,基
本都是一些十几米、几十米深的小煤窑。而开采这些煤窑的,并不是专业的煤矿矿工,而是农闲兼作的农民。具体方法就是用垂直或者斜坡的方式
挖掘通道进入有煤的地层,先排出地下有毒气体,再派人进去挖掘煤炭,最后用小推车推出来。
事发的现场,就是一个20多米深的小煤窑,采用了斜坡挖掘进入的方式。由于这个小煤窑已经开采多年,此时已经是废弃的状态。在这一片小
煤窑间负责巡逻的一个大爷,在今天一早巡逻的时候发现,这个废弃的小煤窑的窑口,有一个铺盖卷。出于好奇,大爷就打着矿灯,顺着小煤窑的
斜坡向下去探查了一下。没走多远,就发现不远处有一具俯卧着的人体,于是报了警。
派出所民警抵达后,进入小煤窑,确定这个30多岁的女子已经死亡,随即向刑警大队请求支援。冯凯和顾红星抵达的时候,尸体已经被民警抬
出了煤窑,摆放在煤窑窑口的空地上。
“你要不要和我进去看看?”顾红星蹲在煤窑的窑口,见地面有大量的鞋印,于是问道。
冯凯看了看地面,地面是土质的,因为前一阵子下了雨,土质比较松软,一脚踩下去,就会陷进去两三厘米的那种。冯凯心想,这样的地面,
可想而知里面会有多少足迹了,估计顾红星这“愚公移山”的傻劲又得上来,于是说:“我还是先去看看这人的身份吧,身份更重要。”
“那也行,我们三个就分工一下。”顾红星说道,“小卢,你配合他们法医先看看尸体。这个尸体上有伤吗?”
一名年轻的法医向前迈出一步,说:“报告领导,死者颈部和身上都有伤,而且从尸体上看,窒息征象很明显,应该是被掐颈导致死亡的。”
“扼死不能自己形成,所以这是一起命案。”卢俊亮总结道。
“老凯你们去查一下死者是谁吧,也许尸源查清楚了,案件也就查清楚了。”顾红星说完又转脸问黄大队:“你们现在有几个技术员?”
“两个,喏,就他们俩,都是年轻人。”
“走吧,我们一起进去,把所有的鞋印都提取下来。立体足迹,用石膏取模。”顾红星朝两名技术员招了招手。
“所有的?”技术员们面露难色。
“对。”顾红星一边换着胶靴,一边斩钉截铁地说道。
冯凯心想还真是被自己猜中了,这家伙傻劲真的又上来了。不过也可以理解,在这种环境下的现场,想要留下什么指纹是不可能的,也只有鞋
印是最好的辨别依据了。为了防止顾红星拉壮丁,他连忙来到了黄大队面前,问:“一点辨别身份的依据都没有吗?”
“我已经安排派出所在附近几个村庄进行人员排查了,看有没有失踪人口。”黄大队说,“死者的衣服都是裁缝做的,身上也没有随身物品,
这个铺盖卷不知道是不是她的,也没有什么特征。你说,既然不像是流浪汉,谁出来还带铺盖卷啊?我们这里又不是打工者的聚集地。”
“这不是还有鞋子吗?”冯凯指了指尸体的脚,说,“这鞋子总不像是做的吧?我和你说啊,再过几十年,侦查员也逃脱不了上街在商店里找
鞋子的命运。”
说完,冯凯蹲在尸体边,仔细看了几眼鞋子,像是要把那样子刻在脑海里一样,然后又站起来,说:“远抛近埋,藏窑洞里,肯定就是附近的
人,我们去镇子上走走,说不定就能找到鞋子的来源了。”
黄大队带着冯凯和几名侦查员离开了现场,而顾红星头也不回地带着技术员们从窑口向窑内逐步进行勘查。他们对每一个鞋印都灌注了石膏,
等候着石膏凝结成硬块,从而把固定在泥土里的鞋底花纹完整地保存下来。
从窑口一直到尸体所在的区域,直线距离有50多米,其间可以看见的足迹有200多个。而灌注石膏远没有倒开水那样简单,需要仔细倾注,不
能倒太多让石膏溢出,也不能倒太少,导致鞋印没被提取全。
光这样慢慢地注入石膏,顾红星就整整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两名技术员跟着他腰酸背痛地灌注完了所有的鞋印,窑口的石膏已经硬了,又要从窑口开始采集鞋印。如果不是顾红星的级别高,估计这俩人
早就开始抱怨了。
但顾红星并不觉得辛苦,他一边采集着鞋印,一边研究着鞋底花纹,等看完一遍200多个石膏模型,天也都黑了。
“怎么样?尸体解剖完了?”顾红星此时才察觉到自己的腰已十分酸痛。
当时火葬场里都没有尸体解剖的地方,大部分地方的法医都是在现场附近找个僻静的所在进行解剖。这一片小煤窑平时周围也没人,是一个尸
体解剖的好地方。
“结束了。”卢俊亮一边脱着手套,一边说,“死者身上没有找到什么有特征性的疤痕、胎记或者文身,通过我们这边寻找尸源,恐怕不行了
。我们目前只知道是AB型血。”
“知道血型也没用,大部分老百姓并不知道自己什么血型。”顾红星说,“尸源的事情,得相信冯凯,他总是有办法的。”
“嗯。”卢俊亮说,“尸体的尸斑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尸僵强硬,应该是昨天上午死亡的。死亡原因嘛,和我们分析的差不多,应该是被人
扼死的。”
“卡脖子是吧?”顾红星有些不习惯卢俊亮的专有名词。
“嗯。你看,她的锁骨上缘有暗紫色的掐痕。”卢俊亮指着尸体的颈部,说,“我们也解剖了她的喉咙,整个喉头都是水肿的。”
“水肿?”顾红星问,“就像是被打肿那样?”
“那倒是不一样。”卢俊亮说,“有些扼颈的动作,会刺激到喉头,导致喉头充血、水肿,最后堵塞呼吸道,从而窒息死亡。尸体的窒息征象
也是很明显的,有指甲的青紫、口唇的紫绀,还有心血也是不凝的。反正机械性窒息死亡是没有问题的。”
顾红星有些半懂不懂,说:“掐死,不都是舌骨骨折吗?”
“这我们都仔细看了,死者的舌骨和甲状软骨都没有骨折。”卢俊亮说,“也不是所有扼死都会导致这两块骨头骨折的,要看力量和位置。”
顾红星点点头,问:“身上还有什么其他伤吗?”
“没了,约束伤都没有。”卢俊亮说,“哦,也有,但都是一些陈旧的擦伤疤痕,或是已经快好了的皮下出血,还不少呢!”
“不少?”顾红星走近一看,果然,尸体上有一些陈旧的疤痕,和一些已经成黄绿色的挫伤痕迹,甚至还有一些圆形的疤痕,顾红星知道,那
是烟头烫伤的痕迹。
“这会不会是虐待啊?”顾红星猜测道。
“嗯,我也觉得是。”卢俊亮说,“感觉这个掐颈的动作,不是为了掐死她,如果是虐待,倒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力气没把控好,失误了。”
“那就好办了。”顾红星微微一笑,说,“尸源查清,案子不也就破了吗?”
“是啊,虐待都是身边的人所为。”卢俊亮说,“死者身上没有抵抗伤,我们也分析应该就是熟人作案。一开始我们猜测,没有抵抗伤会不会
是因为凶手乘其不备作案,但如果凶手经常虐待她的话,那她就是习惯性不敢反抗罢了。”
“没关系,有了这个推断,加上我们有全部足迹,我觉得这个案子,应该不难破。”顾红星看了看正在把200多个石膏鞋底模型往一个不知道
从哪里弄来的大竹筐里堆放的两名技术员,说:“这活儿我来干就行了,你们俩有新的任务。”
两个技术人员浑身一颤。
“不复杂。”顾红星说,“当天到达现场的,有报警人、派出所民警和帮忙抬尸体出窑洞的人。这几个人,你们全部都要找到,然后把他们今
天穿的鞋子,都给借来。哦,对了,小卢,尸体的鞋子你也给装在袋子里,我要带走。”
卢俊亮点了点头,开始装鞋子。他知道,顾红星这是要把进出过现场的所有鞋子的鞋印从这200多个足迹里排除掉,剩下的,就是犯罪嫌疑人
所留的鞋印了。
“尸检,还有什么发现吗?”顾红星问道。
“针对个体特征,我们分析死者应该是在35岁左右,生育过。”卢俊亮说,“还有就是,死者的胃内容物是充盈的,应该是末次进餐后两小时
之内死亡的。吃的食物是稀饭和咸菜,结合她死亡的时间,我们认为这一顿应该是早饭。”
“你说,死者是死后被抛尸到这里,还是在这里被杀害的呢?”顾红星突然更换了话题。
“啊?这,这我还没想过。”卢俊亮左右看了看,说,“这里确实是个杀人的好场所,毕竟没人嘛。”
“你看看死者的鞋底,有很多泥。”顾红星说,“这些泥巴和现场的泥巴色泽、松软度是一样的,而且现场有死者的鞋底花纹。”
“哦,我明白了,你是说,死者是以直立行走的状态进入现场的。”卢俊亮说,“所以这不是抛尸现场!如果是抛尸现场,尸体脚上的鞋子就
不会沾染到现场的泥巴了!”
“对。”顾红星说,“可是,死者为什么会跟着凶手走到这里来呢?”
“也许是骗来的呗。”卢俊亮一边收拾着解剖器械,一边说,“总之啊,肯定是熟人作案,这没跑了。现在就指望着凯哥突破尸源问题,从而
破案喽!”
3
顾红星他们乘车回到龙东县公安局的时候,公安局小楼里灯火通明。
顾红星和卢俊亮抱着一个装满了石膏模型的大竹筐,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果园摘完果子回来的果农。他们费劲地把竹筐放到了刑警大队的办公
室,整条路上都没有遇见一个人。
“人呢?人都哪儿去了?”顾红星一边走,一边往位于地下室的审讯室走去,他似乎听见有声音从那里传来。
“顾大,我们回来了!”两名技术员骑着一辆摩托车,拎着一大袋鞋子,驶进了公安局大院。
“你们大队长呢?”顾红星问。
“不知道啊。”技术员回答道,“刚才一离开现场,我们就直接去找鞋子了。”
“应该在那里吧。”顾红星指了指地下室,走了过去,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一名侦查员来开门。
“黄大队,在里面吗?”顾红星伸头向里面看去。
侦查员下意识地用身体挡住了顾红星的视线,说:“在的,在的,在审讯。”
“审讯?”顾红星一惊,说,“你是说,这案子,已经破了?”
“那必须的,尸源查清了,案子就直接破了。”侦查员说。
“那冯凯呢?”
“冯凯和我们一名侦查员,去凶手家里找他孩子谈话去了。”侦查员说。见顾红星有了疑惑的表情,连忙又补充了一句,说,“您放心,冯凯
先去接了孩子的老师,一起去问话的。询问未成年人,会有成年人在场的,这个我们都懂。”
“好,破案就好。”顾红星虽然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说,“我进去看看,旁听。”
“别。”侦查员居然拒绝了顾红星,说,“审讯刚开始,您要是进去,打断了他的情绪,怕是又要多花一些心思了。”
顾红星本身也不是强人所难的人,见侦查员这样说,自己毕竟只是上级公安机关的人,不是案件的主办主体,所以也不好多说什么。他想着那
一大箩筐的石膏足迹,心想要把这些足迹都搞清楚,还是得花不少时间的,于是转身离开了。
回到了龙东县刑警大队办公室,本该休息的顾红星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便开始翻动箩筐里面的石膏模型。他小声对自己说:“不管案情是什
么样子的,一会儿冯凯回来就能全部搞清楚了。还是得把证据搞扎实,才能帮助破案。”
“哦,对了,小李,小李在吗?”顾红星高声喊起技术员的名字。
年轻的技术员小李已经累了一天,正准备洗漱,听见顾红星又在呼唤,难免有些不耐烦:“在,在。”
“小李,你还得辛苦一趟。”顾红星说,“把那嫌疑人的鞋子给我拿来。”
卢俊亮默默地陪在顾红星的身边,虽然他蹲在地上解剖了一下午尸体,此时也是腰酸背痛,但他仍在坚持,他总不能让顾红星独自在这里清理
足迹。
“你不休息吗?”顾红星问。
“没事,不累,这足迹,怎么弄?”卢俊亮问道。
“来,我们首先要分门别类。”顾红星一边忙活,一边念叨着,说,“先搞清楚这些进入现场人员的足迹,把这些花纹牢牢记在心里。然后再
把这些石膏模型,根据鞋底花纹来分类,哪些是报案人的,哪些是民警的,哪些是搬运尸体的人的。要注意看啊,有一些鞋子的鞋底花纹非常相似